歡迎光臨新坐標科技有限公司!
無人機
Drone
旗艦新升級,行業新高度。全新圖傳系統和操控體驗,更高效的電池系統,更全面的安全保障,以及強大的負載和拓展能力,讓新一代飛行平臺 Matrice 350 RTK 滿載實力,為空中作業注入革新力量。
一覽萬象
重新定義小型行業無人機。小巧便攜、性能強大。Mavic 3E配備機械快門廣角相機、56倍變焦相機及RTK模塊,支持高精度高效測繪及巡檢作業。
穩,不止一點
小一點,巧一點
經緯M30 系列無人機,集成多個高性能傳感器,輕巧便攜,配備行業遙控器及全新升級的Pilot 2 軟件,操控體驗顯著提升;還可搭配司空 2 云平臺、大疆機場使用,實現云端協作及無人值守作業。
影像至上
大疆“御”2 行業進階版采用便攜折疊機身,可在1分鐘內完成部署起飛。搭載更先進的雙光相機,包括一個640×512分辨率熱成像相機和一個使用1/2英寸CMOS傳感器并擁有4800萬像素的可見光相機,支持10km高清圖傳。此外,大疆“御”2 行業進階版可搭配RTK模塊,可實現厘米級定位,最多可設置240個航點,完成精細化自動飛行巡檢作業。而在續航與飛行高度方面,它內置3850mAh電池,最高飛行海拔6000米,可在無風環境下以25km/h的速度飛行31分鐘左右。
現代航空系統與大疆行業級無人機技術在此融合。經緯 M300 RTK擁有55分鐘長續航、強大的機器智能及六向定位避障等諸多強項,以實力刷新想象,成為行業級無人機全新標桿。
XC-25雙頭龍無人機是一款兼具固定翼和多旋翼優點的大載重、長航時垂直起降電動無人機,搭載高性能飛管計算機,可適配多種載荷,使用更強的數據鏈,實現更強大的抗干擾性能,具備強大的作業能力,深度服務于各行各業。
精靈4多光譜版是一款配備一體式多光譜成像系統的航測無人機,可采集高精度多光譜數據,助力農業監測與環境監察工作高效完成。
精靈 Phantom 4 RTK 是一款小型多旋翼高精度航測無人機,面向低空攝影測量應用,具備厘米級導航定位系統和高性能成像系統,便攜易用,全面提升航測效率。
“御”Mavic 2 行業版將性能與便攜性提升至全新高度,讓無人機成為你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。精密的飛行科技與行業定制軟硬件結合,全面拓展視覺維度與廣度,為安防、巡檢、建筑等領域的專業用戶提供全局洞察力。
T40 集航測,飛防于一體,搭載超高清攝像頭,云臺角度可調,視野由你掌控.自動識別地塊邊界與障礙物,快速規劃大田,山地果園作業航線。
KWT-X6L-15型六旋翼無人機是一款標準多用途中型無人機,執行航拍任務,續航時間最高可達75分鐘,飛行距離大于40km,可提供15KG重載下,30分鐘續航能力,飛行距離達20km。
經緯 M600 Pro 延續了經緯 M600 的高負載和優秀的飛行性能,采用模塊化設計,進一步提升了可靠性,使用更便捷。M600 Pro 標配三余度 A3 Pro飛控、Lightbridge 2 高清數字圖傳、智能飛行電池組和電池管理系統,支持多款 DJI 云臺與第三方軟硬件擴展,載重高達 6.0kg,為影視航拍和無人機行業應用提供可靠的高性能飛行平臺。
KWT-F360-E/H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,采用四旋翼+推進螺旋槳的復合式動力,固定翼與多旋翼相結合的復合翼布局形式,綜合多旋翼垂直起降的優勢,在起降階段不用跑道和彈射,適合各種起降環境,包括海上行駛的船舶和鉆井平臺,該型無人機翼展3.6米,分為純電版本和油電混合版本,電動版本續航時間2小時,油電混合版續航時間高達8小時,全程自主飛行,無需操作人員干預可自行完成巡航、飛行狀態轉換、起降等飛行階段。
2014年DJI 大疆首次將高清圖傳,4K 360°云臺相機,DJI GO 和多機互聯技術高度集成到“悟”Inspire 1上,開啟了4K影視航拍時代,后續推出的M4/3相機,無損4K RAW 視頻錄制,則進一步滿足了專業影視的航拍需求。隨著影視航拍技術的不斷迭代,影視從業者對畫質、續航、后期工作流等有了更高的要求。而兩年間,DJI 大疆在飛行器、影像處理和機器視覺領域不斷突破的同時,也對專業影視航拍有了全新的理解。
千巡翼Q30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,采用三余度安全飛控,雙天線差分定向,三合一高度集成航電系統,安全更有保障;純電動驅動,最大有效載荷10kg,續航時間長達4小時;荷載豐富多彩,可搭載主流測繪荷載(激光雷達、全畫幅五拼、正射相機等),所有荷載均采用模塊化設計,實現測繪全場景廣泛應用。
千巡翼Q20垂直起降飛行平臺是一款適合大面積作業的復合翼飛行平臺,以“更大翼展、更長續航能力、更豐富載荷適配能力”,在各種復雜場景,極限環境中穩定可靠的使用,實現大面積飛行作業,快速完成數據采集任務。
千巡翼 Q10 垂直起降固定翼是千尋位置聯合零度智控共同研發推出的最新產品,它以“長航時,多載荷,易操控,全地形作業”為理念,集成了高精度機載GNSS 系統(雙天線定位定向),千尋高精度位置服務網絡,三冗余 imu 慣性導航融合算法,融合了 L1 非線性導航算法和 B747 級總能量控制算法,高模量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機身,多平臺地面控制系統,實現在各種復雜場景,極限環境中穩定可靠的使用,并能夠快速完成數據采集任務。